订阅
纠错
加入自媒体

巨头云集的翻译市场,什么才是突围法宝?

2018-02-26 11:22
刘旷
关注

但这仅仅是冰山一角,翻译技术的价值转化能力已经有比较惊人的表现。比如以有道翻译官为代表的含有在线人工翻译服务的APP。据悉,网易有道去年宣布人工翻译订单突破100万单,可以看出线上的C端和B端需求都比较强烈,虽然C端翻译需求比较分散,B端翻译需求主要集中于线下,但是随着众包模式的兴起,线上翻译聚集的专业译员和响应速度已经不比线下差。长远来看,由于线上翻译效率和结果的优化,C端翻译需求的稳步增长毫无疑问,在这一部分用户流量带动下,加上线上翻译价格的优势,B端需求未来出现爆发性增长并非不可想象。

显然,翻译技术的商业化潜能已经被一些公司所证明,而且大家都还在奋力挖掘这座庞大的金山。从腾讯最近与中外翻译公司的动作也可以看出,翻译领域的蓝海关键词有两个,一是B端需求的持续膨胀,二是线上翻译红利的持续性。这可理解为翻译市场的新零售化现象。

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当不少巨头都把翻译当成“公益事业”来做的时候,机会可能就会在不经意间出现,因为用户的消费升级如果转移到这个领域来,再结合技术的持续进化,想象空间显然非常大,到时候极有可能出现的一幕就是,巨头们“倒戈”商业化路线,做回本我。

巨头阵突围法:新场景、二次红利、刚性切入点

不管怎样,翻译市场俨然一个巨头林立的练兵场。不论进场先后顺序,大家已然心知肚明的是,这条赛道未来会有更大的可能性和机会。如今,就AI本身具备的前瞻性以及应用广泛性,加上翻译这一跨越人与人沟通障碍的必经之路而言,场内玩家要突围,为自己树立坚固的护城河,可以从几个点入手。

其一,与AI落地的核心思想一致,给AI翻译落地套上撒网思维,抢夺新场景。从百度等巨头在AI上的频繁动作可知,无应用,不商业。不论是百度宣布无人车量产时代的即将到来,还是阿里用AI来提高养猪技术,AI最终只有与实际问题和需求关联起来,才算真正具备一定的价值。

AI翻译绕不过交流沟通,眼下,旅游、商贸、展会、教育等领域都存在大量的翻译需求,所以对巨头们来说,看准这些领域的落地机会就好比抓住了一片小蓝海,甚至捷足先登者可能会利用AI制造出马太效应。攻城略地之后,AI翻译筑起的连锁壁垒就可能为自己带来难以想象的发展空间,坐享其成。

其二,利用AI翻译技术二次发掘流量红利。巨头的优势在于流量,而流量是创造价值的基础,有了流量,也就有了新技术、新产品的天然试验场。比如Facebook最近又推出了新的翻译技术来满足用户各种对话场景的需求,早先微信也嵌入了类似的翻译功能。

对于Facebook这样的国际化社交应用而言,AI翻译技术就是将潜在需求显性化。如果效果不差,用户自然也乐意尝试这类技术,那么10亿用户对Facebook的AI翻译而言,就是唾手可得的流量红利。原理也不难理解,仅仅是新功能满足了旧需求而已。

转而观察场内的巨头们,也有类似的应用场景。比如百度的搜索引擎、阿里的电商购物等等,这些场景的流量一定比例上都能够与AI翻译技术产生供需匹配,而且翻译的应用本身也有利于帮助这些巨头打开国际化的大门,吸收不同国家的用户。

其三,有醒目的刚性切入点。谷歌、百度们目前还把自己定位为免费的大众翻译软件,可能就是从普罗大众的角度出发来满足用户需求的,而且这种打法一定程度上也利用了用户对语言的猎奇心理,所以有比较可观的下载量。从运营策略出发,这姑且可以理解为一种低价(免费)抢占市场的行为。

从垂直领域出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比如以旅游切入的出国翻译官,以语言切入的日语、英语等翻译软件。目前市场内不止巨头,还有一众中小玩家,可谓鱼龙混杂。所以垂直代表着差异化,差异化后如果具备持久的作战能力,比如翻译技术的提升或者是附加价值的融入等,都有可能帮助场内玩家杀入一条血路。

可以确信的一点是,AI赛道内的玩家首先必须遵循“唯技术论”,其次才能考虑商业化的事情。同理,翻译不可能跳脱AI的命运年轮,不论是高高在上、狼吞虎咽的巨头,还是如履薄冰、思前想后的小玩家们,都要先琢磨好技术这一“原料”,然后才能造出飞机和大炮,用来突围,甚至用来发现新大陆。

<上一页  1  2  
声明: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OFweek立场。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,请联系举报。

发表评论

0条评论,0人参与

请输入评论内容...

请输入评论/评论长度6~500个字

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,请输入验证码继续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

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
扫码关注公众号
OFweek人工智能网
获取更多精彩内容
文章纠错
x
*文字标题:
*纠错内容:
联系邮箱:
*验 证 码:

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